打嘟练声法,帮你练出好声音!
2020-09-11所谓“打嘟”,它是由横膈膜扩张产生气流冲击声带,使声带振动,同时又受到放松的双唇阻爆而形成一连串的“嘟噜”声。
打嘟练习有助于体会正确的气息支点,能使隔膜、腹部的肌肉有机地结合产生强气流冲击声带。形成较强的气流冲击力必须利用胸腹吸气肌肉群的收缩运动,使胸腔下部(软肋)和腹腔上部扩展,模脯膜中心下降。
通过这部位的协调运作,落实“气息支点”。
长期坚持“打嘟”练习,学生对气息支点的概念可以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; 打嘟练习有助于喉头的相对稳定,运用“打嘟”练习时,由于呼吸器官产生较强气流冲击声带,这种高频基音激起上部声音通道中空气柱共振产生的气压随之增大,并伴随着来自横膈膜的强气压,同时作用于喉头,能使喉头相对稳定; 同时,打嘟练习还有利于训练声带的灵活性,声带是发声的振源体,要使声带产生纯净的基音,必须找到声门的“适度感”,通过打嘟”练习可以使声带始终于一种“自由振动”状态。
对于气息比较浅的初学者,学生在练习中可以体会到没有深的气息支持,长时间的“嘟噜”是打不出来的,即便打出来,也是短暂的。虽然在上下嘴唇合拢的状态下吹气,但很难发出“嘟噜”声,在这样的情况下,可以使用强气流的冲击迫使上下嘴唇发出“嘟噜”声,但这种“嘟噜”声,对声带的冲击力较大,所以必须使学习者尽快掌握在气息的支持下进行打嘟的练习。
其方法是:
让学生坐在凳子上,适当的弯下腰,用鼻子缓缓吸气,同时在意念上专心致志的将嘴和鼻安放在腰部,这样很快就能体会打腰部的膨胀感,经过几天的(通常三到四天就能掌握)练习就可以掌握,然后就可以进行正常的站立练习了。
在声乐教学中,“打嘟”是在自然状态下打嘟的基础上进一步美化、夸张化了的。学生在练习中如果没有到没有深的气息支持,长时间的“嘟噜”是打不出来的,即便打出来,也是短暂的。在声乐教师的常规思维中,打嘟练习主要是训练学生的气息保持,是为发声练习做准备的,是声乐技术练习的前期准备,这种思维观念在声乐教学中基本上已经成为共识,学生在课下也这么练习。
我们的专业培训课程有:钢琴、小提琴、大提琴、吉他、尤克里里、长笛、萨克斯、小号、巴松(大管)、电吹管、圆号、大号、单簧管、古筝、琵琶、唢呐、二胡、竹笛、葫芦丝 、萧、声乐(美声、民族、通俗、童声)高考乐理、视唱练耳等等培训课程。我们的专业服务有:乐器维修、打谱、作曲、编曲、后期制作、录音、录歌、视频制作等!我们琴行最近还推出淘宝线上乐器销售哦!需要购买乐器的亲,可以直接上淘宝网搜索店铺“惠萨琴行”买上你喜欢的乐器吧!!!(收藏店铺有优惠哦!)惠萨艺术培训中心各专业常年招生,随报随学,同招少儿和成人!欢迎各位家长带孩子前来咨询试听!
客服Q Q或微信: 1324889686
报名热线:0757-83278858
惠 老 师:18902801607
地址: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文华中路(力迅上筑西门)28号首层P54惠萨琴行
我们是中国音乐学院考级培训基地,中国音乐学院考级考场
长按二维码,或手机扫描识别二维码即可关注"佛山惠萨琴行公众号和订阅号",我们将为您奉送最新的管乐钢琴资讯和实用的音乐知识。